中心介绍

首页 > 组织机构 > 中心介绍


励精图治砥砺奋进    人才汇聚引领潮流


历史沿革 |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 年, 时处全球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年代, 国际欧亚科学院的成立具有浓厚的国际学术界相互交融的色彩, 反映了世界科技新的发展趋势。


国际欧亚科学院目前已拥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等46 个国家600 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 他们都是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


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芬兰)、欧亚(俄罗斯) 和亚太地区(中国)建立区域中心,并在15 个国家建立了科学中心。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简称“欧亚科学院(中国)”, 是15 个国家科学中心中人数与俄罗斯科学中心相当的中心, 也是最活跃的中心, 其当选的院士在国际学术界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主要特点 |


1996 年, 在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院士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下, 由中国科学院向国家科委申报成立欧亚科学院(中国), 同年获国家科委批准。在中国科学院的申请报告中, 对该中心成立的意义作了高度评价, 报告中指出, 欧亚科学院(中国) 的成立是中国科学家走向国际科学舞台的重要标志。2009 年经中央编制机构批准为科技事业单位, 2017年经中编办批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的远见卓识,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欧亚科学院(中国) 自成立之日起, 就牢牢地将该科学家共同体定位为: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融合, 重视科学与技术的交叉优势, 重视人类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重视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 重视国际尤其是欧亚大陆资源的创新融合。这一使命, 使得欧亚科学院(中国) 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包容式增长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欧亚科学院(中国) 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多学科交叉和非政府机构体制的鲜明特点。至今已先后选举出256位中国院士、通讯院士及荣誉委员(包括港澳台和外籍华裔科学家)。他们都是国内外著名的中国(或华裔) 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 其中约三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其他国际科学院及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如陈芳允、孙家栋为中国“两弹一星”功臣, 刘东生、孙家栋和曾庆存荣获2003 年度、2009 年度和2019 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孙家栋还于2018 年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表彰为“改革先锋”, 2019 年荣膺“共和国勋章”。另外, 还有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等为代表的数十位既是某一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 又担任科技工作的专家。


欧亚科学院(中国) 的院士广泛涵盖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与人文社会科学, 充分体现了院士群体学科交叉、高端智库和国际化集成的优势。


主要活动 |


欧亚科学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以国际欧亚科学院及欧亚科学院(中国)的名义主办或参与了众多国际性学术会议、论坛和科研项目。国际欧亚科学院广大中国院士通过本人所在单位,以欧亚科学院(中国)名义申报和开展多项科研活动。


–   1998年,欧亚科学院(中国)向国务院呈递了关于“科学登顶工程”计划建议的报告,受到了国务院总理的肯定和采纳;1999年,欧亚科学院(中国)在香港合作召开“地球信息科学会议及国际欧亚科学院亚太区域院士会议”;20062008年,分别在香港和福州合作召开“海峡两岸经济论坛”。

–   2006年,由欧亚科学院(中国)的两名院士与美国俄克拉何马两名著名气象学家发起并成立了“中美气象学合作委员会”,中美多个气象学术单位和气象业务机构参与合作,并每两年召开一次中美数十名科学家的学术讨论交流会,例如,2008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召开“中美气候监测论坛”。合作委员会的两位中方主席是欧亚科学院(中国)的院士。

–   2006-2008 年, 欧亚科学院(中国) 承担“2006 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台海经济圈’ 发展战略研究”, 形成多份调研报告递送给国台办、台盟中央和福建省等单位, 《加快海峡西岸发展,促进“海峡经济区”的构建》报告呈送中央领导。这些报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积极的反响。


–   2009 年月,欧亚科学院(中国) 创建了“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主管部门是国家科技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 该会成立以来, 围绕系统科学的主题, 开展了理论方法及其在经济、国防和外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并持续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活动, 在学术创新和智库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09 年, 在德国科隆大学合作举办“中德气候变化和新能源论坛”;2010 年,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合作召开“城市与卫生论坛”;2010 年, 在北京合作召开“中美抗震减灾论坛”;2010 年, 在香港合作召开“数字城市群管理建设研讨会”。

–   2012 年月, 国际欧亚科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联合举办“二十一世纪科技促进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公开发布了以《创新、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北京倡议书》。

–   2012 年30 日,由国际欧亚科学院牵头组织的“泛欧亚实验(PEEX)”长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针对欧亚北部地区多国间在气候、空气质量和环境变化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其及北欧中心(以芬兰为代表) 与欧亚科学院(中国) 是项目实施的骨干力量。该项目获得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欧盟的有力支持。

–   2012 年月, 欧亚科学院(中国) 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领导呈送报告, 建议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主办“欧亚经济论坛科技分会”, 获得批准。同年月, 中共陕西省委同意由国际欧亚科学院牵头有关单位主办科技分会。

–   2013 年26 日, 第一届“欧亚经济论坛科技分会” 在西安隆重召开, 会议由国际欧亚科学院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 欧亚科学院(中国) 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会议积极响应月初习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倡议, 开启了中国在“一带一路” 国家间的科技创新合作。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

–   2013 年, 欧亚科学院(中国) 向中央报送12 位著名医学专家有关落实国家控烟规划, 将大陆烟草包装采用与港澳台地区和出口香烟一致标准的建议。工信部组织国务院10 余个相关部门专题讨论, 并于月初就此向国务院上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卷烟包装标示有关情况的报告》。

–   2014 年,由欧亚科学院(中国) 牵头的《吐鲁番新能源示范城市》项目,经过四年的努力,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以太阳能有效发电为目标的气象观察监测站。同时, 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该检测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微电网试点项目。国家能源局报中组部, 将其视为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案例。同年, 欧亚科学院(中国) 联合国内26 家交通研究机构和高校创办了“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

–   2014 年, 欧亚科学院(中国) 与哈萨克斯坦和平基金会等机构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坦纳共同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智库峰会”。2014 9 月, 国际欧亚科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2017 年9 月下旬, 在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启动大会前夕, 由国际欧亚科学院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 欧亚科学院(中国) 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科技分会” 成功举办。来自3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研讨如何落实5 月份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 实施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科技创新议题。

–   2017 年9 月, 在北京举办“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科技创新国际会议暨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启动大会”, 来自25 个国家的科研机构的代表参加会议, 并签署《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启动会议协议》,一致同意成立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 并将其总部设在北京。

–   2018 年7 月, “‘全球丝绸之路’ 国际论坛暨科学技术助力‘一带一路’ 科技论坛” 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举办, 欧亚科学院(中国)、阿斯塔纳市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国际工程科学院等作为主办单位。

–   2018 年9 月,欧亚科学院(中国)支持四川遂宁“2018 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城市合作论坛和圆桌会议”。来自俄罗斯、意大利、坦桑尼亚和法国等绿色城市发展专家参加会议。

–   2018 年11 月,欧亚科学院(中国) 与陕西省政府和杨凌农业高新区管委会在杨凌联合主办“中国杨凌农高会部(省、州) 长级圆桌会议暨二十国集团与‘一带一路’ 智库会议”。来自中国、加拿大、埃及、白俄罗斯、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的官员、专家、学者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达成多项共识。

–   2019 年6 月,“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基地”落户东莞,7 23 日,国际欧亚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首届院士论坛在东莞举办, 该论坛由欧亚科学院(中国)、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

–   欧亚科学院(中国) 作为一个科技界非政府高端智库,2006 年至今,已编写出版了13 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和5 部《中国城市状况报告》, 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好评。


展望未来 |


未来, 欧亚科学院(中国) 还将积极举办和参与更多高层次科技活动, 在国内外开展多领域、跨学科、高水平、创新强的学术交流, 充分发挥雄厚的院士专家智库引领作用, 继续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