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首页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卷首发式在京举行

2012-05-10 | 来源: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


引言:北京5月11日电 2012年5月9日上午,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卷,在京举行首发式。


    北京511日电 201259日上午,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卷,在京举行首发式。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一部系统研究、探讨有关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化战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的综合性年度报告。它全面记录了年度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行科学总结和深入探讨,及时反映中国城市化现状,提出解决方案决策建议。《报告》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了城市经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能力等各项因素,提出了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总体设想。同时,利用丰富的专家资源,通过多元化的背景,采用典型的案例,对城市发展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

  《报告》的编写始终坚持理论研究、施政分析、经验介绍、国际比较、信息服务、政策建议的原则,是协会贯彻为城市发展服务,为市长工作服务宗旨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十年来,《报告》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商业投资中把握城市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权威性、科学性、前瞻性的视角,特别为城市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受到了海内外产、官、学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城镇就业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历史性地首次超过50%1000万套保障房顺利开工,国家扶贫标准大幅上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结构性减税持续推进……,一系列力度更大、覆盖更广的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分别由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蒋正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中国市长协会执行会长姜伟新作序。两篇序言均对健康城镇化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做出了精辟的诠释。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汪光焘以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为题,为《报告》撰写前言。汪光焘指出:科学开展城乡统筹规划首先应当从中国国情认识其内涵,需要正确理解城乡统筹的战略意义,需要全面掌握城乡统筹的工作特点,需要切实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历史责任。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卷以十二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幸福城市为主题,特邀数十位院士、专家和学者撰稿,全面记叙了我国城市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典型案例。《报告》分为六大版块:综论篇、论坛篇、观察篇、专题篇、案例篇、附录篇,共52篇文章,80万字。

  综论篇是全面反映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的主体部分,包括城市发展综述、城市发展十大事件、城市经济发展述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发展进程、城市建设新进展与趋势、城市信息化进展等内容,均为城镇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建制在2011年又有了新的调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设立县级巢湖市;贵州省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撤销铜仁地区和县级铜仁市、万山特区,设立地级铜仁市;江苏省撤销县级江都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北屯市。至2011年末,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数量增加至19683个。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江阴市、常熟市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北京市城乡规划社区参与实践39个项目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论坛篇邀请了吴良镛、刘遵义、林珲、陈勇等几位院士和林树森、朱训、仇保兴等<